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网_合作社之家_合作社论坛

吴起:让黄土地上绿意浓

2022-4-8 18:4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 评论: 0|来自: 陕西日报

摘要: 4月7日上午,在阵阵杏花香中,吴起县吴起街道南沟村村民闫志雄正在南沟村山坡上察看新种植柏树的生长情况。在闫志雄的记忆里,曾经的南沟村不见树、不见绿,陪伴村民的只有漫山遍野的黄土和散落在山坡上零星的耕地, ...

4月7日上午,在阵阵杏花香中,吴起县吴起街道南沟村村民闫志雄正在南沟村山坡上察看新种植柏树的生长情况。

在闫志雄的记忆里,曾经的南沟村不见树、不见绿,陪伴村民的只有漫山遍野的黄土和散落在山坡上零星的耕地,还有每逢春季就如约而至的沙尘暴,村里家家户户都过着苦日子、穷日子。

“在村集体的努力下,以前光秃秃的黄土地如今变成了国家‘3A’景区,山绿了,水清了,村民腰包也鼓了。”闫志雄说。

1999年,正值羊羔最肥的10月,时任南沟村党支部书记的闫志雄,在政府的号召下带领村民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作。不料,他刚在村民会议上提出退耕还林,便遭到不少村民反对。“当时有人指着我的鼻子喊,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给国家交粮食,哪有听说国家给农民发粮食的,土地是我们的命,种树会饿死人的。”闫志雄说。

万事开头难。南沟村有很多祖辈养羊的农户不愿意退耕还林、放弃养羊。闫志雄经常顶着烈日坐在空旷的黄土坡上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凭着南沟人执着、不服输的性格,他决定再苦再难也不放弃,要坚持到底。

2000年底,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奖补扶持下,南沟村农民不仅收到了玉米、荞麦和小米等粮食补贴,而且此后每年每亩地能有160元现金补贴。荒山一年变一个样,村民按期完成造林指标任务,还得到280多万元劳务费,基本解决了贫困问题。

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南沟村还培养了120多名农民造林技术员。闫志雄以此为基础,组建了一支南沟村造林队。造林队每年春秋季节到邻近乡镇实施承包造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造林约12万亩、道路绿化1000多公里,收入500多万元。

一年又一年,南沟村彻底改变了。曾经裸露的黄土山坡上,如今山桃、山杏、刺槐长得郁郁葱葱。从村口的烽火台向四周眺望,青山环绕,绿水依傍。

“以前没种树的时候,一刮风,鼻子和耳朵里都是沙子。现在,山绿了、人富了,真没想到退耕还林能带来这么多好处。”64岁的村民刘志宏笑着说。

“退耕还林后,村里环境好了。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将南沟村打造成周边区域生态度假重要目的地,重点瞄准周边自驾游散客和旅行社团客,打造以南沟水库为中心的‘一心八点’景区。”南沟村党支部书记白涛说。

2018年,南沟村注册成立了吴起县秦风水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7月,入股的村民第一次领到分红。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接待游客2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80万元,累计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创收170万元,群众从中获益156.3万元。

“1996年,村上人均收入660元;去年,人均收入1.7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20多倍,这都是好生态带来的呀!”谈及收入,闫志雄高兴地说。

因为在退耕还林工作上的突出表现,闫志雄先后获得“吴起县青年星火带头人”“延安市劳动模范”“陕西省杰出青年农民”“全国造林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事实上,南沟村只是吴起县退耕还林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20多年的持续努力,地处黄土高原的吴起县森林覆盖率、林草覆盖度分别从1997年的8.4%、19.2%提高到目前的20.3%、72.9%,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4.79万亩。

闫志雄说:“在退耕还林初期,我们只看到了一棵棵幼小的苗木,看不出成效。20多年后,当我们再次站到黄土高坡上,看到成片茂密的林子,看到荒山变成绿洲,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文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