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做好新形势下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我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乡村振兴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关于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十二条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不断加强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务工情况动态监测,陆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雨露计划”等就业帮扶专项行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扎实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 大荔县惠安小区居民高小风:人家(社区工厂)给娃弄的折纸盒子的活,我跟娃在那折一折纸盒子,国家对咱的政策照顾的很好。 大荔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闫旭:有啥困难的话你可以找社区,还可以找乡村振兴局、人社局大家都会共同协力给群众把事办好。 画面中这位朴素的大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由于大女儿脑部瘫痪,她不能外出打工,通过县人社局为她和女儿提供了一份社区工厂的工作,虽然生活很不幸,但是高大姐还是积极乐观的和女儿一起面对。 大荔县惠安小区居民高小风:一个月就是1500左右,在家门口也挣钱了,也能把孩子照顾好,确实是挺好的,非常感谢就业服务站。 在惠安小区的新鸿远印刷包装社区工厂里,工人们熟练的将印刷好的包装纸刷胶折成盒子,动作熟练一气呵成,而在这里就业的大部分是脱贫人口,家门口就业,大家既安心又顺心,那这些企业又是如何来到社区建立工厂的呢,这些得益于就业帮扶载体的补贴政策,鼓励用工量大、标准要求低、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在多地设置帮扶车间,对帮扶车间吸纳一名脱贫劳动力并签订1年以上合同的给予1000元一次性岗位补贴,吸纳脱贫劳动力人数不低于其员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的再给予厂房租赁费、水电费按不超过实际支出额50%的标准给予补贴。在这些补贴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在社区建立工厂,吸纳脱贫劳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陕西五星新鸿远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孙军凯:专门有师傅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指导。手把手的教他们,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双休,工资这块是以计件为主,多劳多得。 在惠安小区的就业服务工作站,除了社区工厂吸纳脱贫人口外,公益性岗位也在促进脱贫人口防返贫上成效显著。小区居民李盛生由于身体残疾不能外出务工,家里还有卧病在床的妻子和上学的孩子,平时维修家电是主要的经济来源,通过公益性岗位也为他解决了一部分生活难题。 大荔县惠安小区居民李盛生:每个月我能有400元的工资,额外的收入,别小看这400元,在我的家庭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无论是社区工厂务工还是公益性岗位,为脱贫人口提供家门的就业便利,让他们能够在脱贫之后不返贫,乡村振兴工作的根基才能牢固,从群众朴实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他们很安心。 大荔县人社局劳动保障事务中心 主任李洁:目前惠安小区有劳动能力户数348户898人,其中省外就业106人、省内就业141人、县内就业468人、特设公益性岗位20人、自主创业9户15人。 大荔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闫旭:去年以来,大荔县乡村振兴局认真落实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的帮扶措施,投入衔接资金50万元扶持社区工厂发展生产,吸纳就近的脱贫劳动力就业,咱们采取开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线上线下招聘等方式,为脱贫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安排部署了脱贫劳动力跨省就业交通补贴发放工作,大荔县有512名跨省脱贫劳动力享受脱贫补贴,拨付衔接资金25.6万元。 据了解,我市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载体作用。加大就业帮扶载体的补贴政策落实力度,动员更多的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为脱贫劳动力提供稳定的就业增收机会。目前全市认定就业帮扶基地77家,累计发放就业帮扶基地补贴163万元,促进带动就业557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有1214人;认定社区工厂82家,发放社区工厂补贴224万元,促进带动就业288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46人。 无论哪一种稳岗就业方式,能够让脱贫户不返贫、让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就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利措施。在合阳县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和脱贫群众签订小米种植合同,进入企业社区工厂务工,通过以产业引导脱贫户掌握技术、增加分红收益,劳务收入等帮扶方式,同样320户脱贫户带动了当地脱贫群众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致富。 陕西雨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芳:给脱贫户有几项优惠政策,一个是谷种免费,配送肥料,我们每年都会给脱贫户进行技术培训,统一喷施硒溶液,再就是给脱贫户有保底收购价,高于市场的百分之十收购,村民年收入增加15000元左右。 在合阳县乡情现代农业园区,工人们正在樱桃种植区域除草,园区主要以现代设施农业为主,立足产业,结合自身经验,协助周边镇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近年来通过县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相关政策的帮扶,园区建设和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也吸纳了很多当地的脱贫劳动力,促使他们稳岗就业不返贫。今年以来,合阳县乡村振兴局、人社局通过强化就业信息收集、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消除致贫风险等措施,累计上报风险信息21条,审批设立岗位3批次21个,及时消除了返贫致贫风险,兜牢就业底线。 合阳县乡村振兴局 副局长 王益锋:近年来,我们仅仅围绕“保持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政策措施整体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总体稳定“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县级部门牵头抓总、镇街联动服务、村(社区)信息收集三级服务网络,强化脱贫劳动力就业状况监测,及时发现并消除就业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全县脱贫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12万人、灵活就业1.55万人、农业就业1.53万人,转移就业规模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近年来,我市乡村振兴部门和人社部门充分发挥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化人力资源职业介绍机构作用,组织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积极为富余劳动力和各类用工企业搭建平台,促进人岗对接。一季度,全市人社系统陆续开展“春风行动”、“返岗复工”、专场招聘会等专项行动,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和“政策入企”宣传200余场次,梳理汇总辖区内2413家企业用工情况,发布岗位信息8.2万余条,达成就业意向1.5万余人;组织开展点对点劳动力输送243车次,1.03万人。 乡村振兴工作任重道远,渭南市坚持“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这一条主线,按照稳定就业政策,稳定就业目标,稳定就业岗位,稳定群众增收的工作要求,确保有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得到就业精准帮扶,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
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自2021年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的意见》
一、关于加强农民合作社登记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